當前位置: CompoTech China > 專題 > 專題報道 >
         

        消費電子救星:VR樹立下世代運算標竿

        本文作者:任苙萍       點擊: 2016-03-14 15:28
        前言:
        投資機構《高盛》年初發布一份關于虛擬現實(VR)及擴增實境(AR)的重量級報告,預估2025年VR/AR市場規模將達800億美元——其中450億美元來自于硬件營收(56.25%),350億美元由軟件挹注(43.75%);假設樂觀以待,則有機會上看1,820億美元——硬件與軟件分別貢獻1,100億美元(60.44%)及720億美元(39.56%);若進展不如預期,至少也有230億美元的水平,硬件將囊括150億美元的營收,另80億美元由軟件分食。有趣的是,深入解讀上述數據可發現:就算大環境再不濟,VR硬件仍將風起云涌、前景看俏,占比甚至可高達65%!
         

        圖1:2016號稱VR元年      照片提供:百佳泰公司
         
        高盛亦針對VR/AR裝置的硬件材料成本(BoM)進行解構,發現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 HMD)內部零組件與智能手機高度重合,包括:屏幕、動作傳感器、處理器、存儲/內存和無線模塊,但由于另有3D鏡片和位置追蹤系統等特殊關鍵組件,導致短期內終端價格居高不下。此外,眼下VR由于技術較成熟且生態系統已見雛形,成功機率將高于AR,預估軟件營收有75%來自VR,AR部分占25%;兩者最大的差別在于:VR藉「不透明」頭戴裝置引導用戶置身虛構或擬真世界,AR是透過「清晰」的頭戴介質將信息或圖像與真實環境交融。
         
        VR代表有收歸Facebook旗下的Oculus Rift DK、索尼(Sony)的PlayStation VR、宏達電(hTC)的Vive和三星(Samsung)的Gear VR,AR代表則有微軟的HoloLens、谷歌的Google Glass和Magic Leap公司迄今仍未正式亮相的產品。在應用上,高盛格外看好視頻游戲將是核心領域,而醫療保健和教育有利VR/AR普及。其實早在上世紀末就有3D游戲問市,可惜當初計算機運算能力無法匹配達到「成像」(Rendering,意同「渲染」一詞)的理想境界;如今拜感測/顯示/演算/動作捕捉技術大躍進所賜,讓VR得以重返舞臺、甚至有望接棒主導下世代運算規格!
         

        圖2:左為HTC Vive市售版本,右為Sony PlayStation VR全套裝備
         
        ST:運動傳感器攸關定位靈敏度
        無獨有偶,意法半導體(ST)技術營銷經理蘇振隆在受訪時亦開宗明義表示,隨著VR對傳輸速度的要求從毫秒(millisecond, ms)提升至毫微秒(Nanosecond, ns),勢必引發新一波硬件升級風潮;也將為負責偵測物體反應與移動的MEMS運動傳感器帶來成長契機——包括:陀螺儀(gyroscope)、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 g-sensor)等慣性測量單元(IMU)及磁力計(magnetometer, m-sensor),而ST的強項即在于:備有多款MEMS運動傳感器及相關復合(combo)產品供不同產業應用的開發商選擇,種類完善、等級齊全,方便客戶一站購足(One Shop)。
         
        IMU是測量物體三軸姿態角(或角速率)與加速度的裝置。一個IMU內通常裝有三軸的陀螺儀和三個方向的加速度計,以測量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角度變化和加速度,據以計算物體姿勢表現,常用于全球定位系統(GPS)偵測走動速度及辨識方位。蘇振隆闡述,VR運動原理與慣性導航類似,要求「反應靈敏」的陀螺儀在VR動作捕捉功不可沒;不僅可比劃或翻頁,且不會有光學系統的遮蔽情形、也不須標注記號。在硬設備開發實務上,若場域磁場固定不須配置磁力計,只須以加速度計感應手勢(gesture),由陀螺儀感測轉頭動作并維持方向即可。
         
        蘇振隆提到,由于光學具有定位快速的特點,若想要兼顧精確性與流暢度,就須雙管齊下。然而,如果只滿足于體驗式VR,頭戴式裝置便足以應對;但若要有身歷其境的參與感,還是須配備游戲桿或觸控手套等內建追蹤傳感器的穿戴式衣物(Wearable Clothing)輔具較過癮。自認為賽車電玩迷的他推估,VR最有發展潛力的仍屬終端消費,且將來可望執牛耳的應是電玩游戲業者。至于B2B領域,蘇振隆預期海外投資或高階旅游的「利基型市場」或將勝出,畢竟與頻繁旅次或高單價的機票費用相較,VR建置成本仍劃算許多,誘因頗大。
         

        照片人物:意法半導體(ST)技術營銷經理蘇振隆
         
        TI:光學微投影賦予顯示流暢性
        德州儀器(TI)在今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亦趁勢展示一系列VR/AR應用,包括:車用抬頭顯示器(HUD)、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另有Avegant公司的VR穿戴裝置顯示——便于攜帶的個人劇院和第一人稱視角(FPV)的無人機導航,以及Vuzix公司工業用AR智能眼鏡顯示。TI DLP產品部門臺灣業務經理賴升彥表示,「低延遲」在整合頭部動作與取得實時影像間舉足輕重,對于在肢體、數字對象及互動三者實時運作的混合實境應用更是關鍵;TI DLP微型投影支持高畫質顯示、高填充系數(Fill Factor)、高對比度和低延遲速度,是創造絕佳使用經驗的核心工具。
         
        賴升彥指出,對VR/AR研發人員來說,最常遇到的瓶頸就是如何達到最低系統顯示延遲速度,無人機導航及電競應用就是兩個明顯的例子;而DLP技術在高效率、低延遲表現優異。另一方面,「對比度」對于在投影于鏡片上的畫面和周遭環境之間創造「無縫」顯示體驗亦至關重要。為協助開發者評估并結合DLP微型投影技術,TI提供在線附屬技術參考、樣品、評估模塊和工程師專業支持社群,且擁有包括第三方設計和光學模塊制造商等完整生態系統,有需要者可直接在在線購買光學模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免费毛片毛片网址|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四虎影院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亚洲AV无码成H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大片免费天天看|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最近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大全|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了|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日日躁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久久午夜免费视频| 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暖暖免费日本在线中文|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www免费高清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