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用于消費性電子的鋰電池外殼上,都可見到優力安全認證公司 (UL) 的標志端坐其上。UL 亞洲區輸配電 (TDE) 業務負責人、亞太區商業發展經理伊桂生表示,對于營銷全球的貿易商品來說,取得區域性法規的認可是扣關異地市場的首道門坎,出口商若欲憑一己之力去掌握所有細節是件苦差事,此時,第三方認證機構能給予必要協助;而成立于 1894 年、投身北美消費性電子認證逾百年的 UL,迄今已制訂超過 1,600 項標準,其中有高達 70% 以上被美國國家標準學會 (ANSI) 直接認可為 ANSI / UL 規范,是通往國際市場的快捷方式。
照片人物:UL亞太區商業發展經理伊桂生
在并購丹麥認證公司 DEMKO 后,更迅速將業務版圖及發證權限擴張至全球,目前擁有 103 個檢驗中心,且開始拓展中、高壓輸配電市場,積極推廣"在最少的費用、最快的時間、最少的測試且不重復測試的條件下,盡可能拿到多區域的證書"的"一測多證"策略,例如,一次整合歐洲十國認證要求,讓送測廠商一舉取得暢行歐洲市場的資格。伊桂生指出,一般變壓器多采"型式測試"(Type Test) 為主,涵蓋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等國際規范,以及歐洲 EN、中國 DL / GB 和日本 JET 等區域標準,經一次認證后便可通行全球。
但"型式測試"有一個最大的缺點是:它只針對"一次性的產品設計"!這意謂:不保證之后出貨與當時認證的商品是同一款。有鑒于有越來越多市場提出類似品保質疑,UL 另提供獨家升級服務——低壓變壓器在列名認證 (Listing) 之外,可升級為"UL 標志認證"(UL Mark),由 UL 對送測廠商進行不定期的工廠查核及市場抽檢,為其出具長期品保承諾。至于未強制做型式或標志認證的中、高壓電力設備,北美則盛行以"現場評審"(Field Evaluation) 因應。在產品出廠前由 UL 專業工程師做初始評審、判斷是否符合美國電工法規。
待產品銷往美國、安裝完成,再由工程師進行第二次評審并將其與首輪結果互相對照;若結果無誤,就能被美國監管單位認可使用,"否則即使安裝完畢,也不能合法使用",伊桂生強調。除了上述三種制式檢測,UL 還備有"研發改進"(R&D Testing) 顧問服務,協助送測廠商跳脫同質化競爭、突顯產品差異化優勢。UL 技術團隊可提供關于產品瑕疵、最佳臨界值、成本與性能之平衡等建議,以及證明在特殊應用環境條件下、有非凡耐用性或可靠度的"性能驗證測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