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Insyde 全力推動BIOS技術世代交替
本文作者:admin
點擊:
2003-11-01 00:00
前言:
在甫結束的IDF,英特爾擘劃出2004年PC架構的全新樣貌, 為了讓新世代PC的效能完全發揮,英特爾重新將PC的硬件架構到使用超過20年的BIOS全部煥然一新。長久以來, BIOS一直使用匯編語言撰寫的16位架構, 現在將進入另一局面,改為高級語言撰寫的32位EFI(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接口架構,以C語言撰寫,擁有更高模塊化與降低研發韌體上的困難度。為推動EFI接口架構,英特爾將其技術授權給Insyde與AMI二家BIOS業者,其中,Insyde系微公司便率先發表名為InsydeH2O韌體界面。
負責EFI接口架構的英特爾軟件與解決方案事業群平臺軟件經理Michael S.Richmond服務于英特爾軟件相關業務已達22年時間,在硬件技術為主的英特爾公司中格外獨特,他表示,英特爾推動新一代BIOS的動機旨在使BIOS的修改更加簡化,他的部門自1999年即投入開發,至今已針對各種不同的應用,發展出20種BIOS,讓過去因芯片組的復雜度提高而帶給BIOS工程師編程壓力的狀況簡化。又由于采用”C”語言撰寫,使韌體的空間更加緊湊,開機時間只要七秒。
Richmond也特別介紹由系微公司所發展的InsydeH2O,它植基于EFI規格,此新品代表了下一個世代”硬件(Hareware)到(2=to)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韌體界面。 InsydeH2O的產品線在市場運用上將橫跨桌上型,筆記型,平板計算機,服務器以及嵌入式系統。它將容許OEM廠商透過韌體設計使其新產品能有更多創新。
系微總經理王巨典也指出,EFI接口BIOS的最大好處是可與許多驅動程序共享軟件開發資源,并可在BIOS上外掛許多應用程序,因此能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減少主機板或NB業者開發成本,并藉由外掛各種BIOS應用程序,創造產品差異性與獨特性。
Gateway(捷威)將會最先使用InsydeH2O在即將出貨的產品上,而InsydeH2O也將支持所有芯片組與硬件廠商。由于微軟預計要到2005年推出Longhorn操作系統時才會支持EFI規格,因此Richmond認為2004年的推廣目標以試溫,教育為主,希望到2005年時每個領域都會有至少一個客戶量產,2006年希望所有新的設計都采用,到2007年達到全面設計采用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