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全球醫療保健服務為臨床醫師和其他醫護人員帶來一系列的挑戰,其中包括患者數據保護、人口老齡化的應對、人員短缺、滿足嚴格的標準等,還有最令人頭疼的是因失誤而引起的訴訟案件正日益增長。事實上,患者安全是一個全球的公眾關注焦點。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在高收入國家,高達10%的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療期間受到傷害,其中近50%的事故是可避免的。
這樣的統計數據看似夸張,但現實就是如此嚴峻。有報道稱,醫療事故是僅次于心臟病及癌癥的第三大引起死亡的原因。根據約翰·霍普金斯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美國每年因醫療事故導致的死亡超過25萬例。與此同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通過降低歐盟范圍內有害事件發生率的策略,每年可以預防超過75萬起造成傷害的醫療事故。這意味著每年將減少320多萬天的住院治療時間、26萬起永久致殘的意外事件、以及9.5萬的死亡人數。因此,對于更安全的醫療體系以及針對患者安全設立高標準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
幸運的是,技術可以為我們提供幫助。正確地使用技術可以增加臨床醫生間的交流,提高用藥安全,減少潛在的醫療事故并改善整體的患者體驗。而這場醫療革命的核心是使用打印技術和移動數據終端,確保在醫院中實現順暢的運行。這種形式的技術可以幫助減少人為失誤,充分發揮數據的優勢。此外,或許更為重要的是能夠幫助節約成本。
減少人為失誤
當今的醫療服務依然存在著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落后的信息采集方式。事實上,你或許會感到驚訝,即使在2018年,歐洲大多數醫院仍舊采用手寫的形式來記錄重要的患者數據。要想改善這種情況,應使用掃描和打印技術,從而能夠準確迅速地收集并打印患者的信息。
當患者首次進入醫院病房時,必須準確地記錄其諸如出生日期,病史和過敏史等詳細信息。如果未能準確記錄這些信息,則可能會造成不利的后果。確實,快速調取患者信息至關重要,因文件丟失,字跡模糊或是拼寫錯誤導致的任何延誤都可能是致命的。例如在輸血時,使用打印機和移動終端中的條形碼自動識別系統可以降低錯誤率。
如果信息是手寫的,用藥錯誤的風險將自然而然地大幅增加。對于長期低溫冷藏以待在未來的治療或醫療過程中使用的血樣更是如此。此外,打印技術則可以改善對于獻血和患者輸血有關信息的重要管理。如果掃描儀、打印機和移動終端準確記錄了患者的信息,在交叉匹配標記過程中向患者輸錯血的可能性將減小。
疲勞是人為失誤極為常見的一個原因。需要在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后而做出重大醫療決策時,技術可以幫助醫務工作者盡可能地杜絕錯誤的發生。例如,使用移動終端可以將打印出來的藥物標簽上的信息與 系統相連,從而能夠就相關病史一鍵查詢相關的醫療決策。在上述情況下,技術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醫療機構的聲譽。
醫療保健行業的數據運用
充分利用數據采集和分析意味著在未來實現更好的醫療體系。能夠改善醫療護理服務的一種方式是預見醫療護理中的潛在錯誤,并制定出一份“經驗教訓總結”手冊。
在當今的醫療保健行業中,有一種稱為“未遂事故”的說法。該說法可以用來描述在醫療實踐中幾乎發生的失誤,例如用藥錯誤。 如果能夠正確認識并從中吸取教訓,這些未遂事故還可以在未來用于有效的員工培訓。 此外,信息共享在為危及生命的疾病尋找新的治療方法和可能奏效的療法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雖然數據共享和分析所具備的優勢毋庸置疑,但數據安全必須放在所有領域和工作的首位。因此,醫療機構也需要確保制定嚴格的數據安全策略。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于2018年5月25日生效,這一法案激勵了歐盟范圍內的醫療保健行業加強對于數據安全的保護,從而避免GDPR的相關處罰,而未能保護患者數據的醫療機構可能會被處以40萬歐元的罰款。 該法案的生效將影響全球的數據保護監管。
節約成本
打印技術和移動數據終端的使用還有另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優勢,即在醫療體系內實現成本節約。訴訟就是其中需要降低成本的一個領域。
在醫療保健行業中,不安全的醫療操作行為和用藥錯誤是造成可避免傷害的兩大主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每年與用藥錯誤相關的成本高達420億美元。而利用技術則可以確保清楚地標記或記錄重要信息(例如何時給予用于輸血的正確藥物或血袋),從而減少訴訟的發生。
技術:診斷的未來發展方向
如今,技術可以提高全球醫療保健行業的效率、安全性、生產力和可視性。 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技術可以節省資金,并有助于減少訴訟的發生。 將來,我們也許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訪問醫療記錄,就像人們查看銀行帳戶的交易記錄一樣。
毫無疑問,打印和移動計算技術可以在運行更高效的醫療體系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如今最大的挑戰是,大部分的醫療機構仍停留在黑暗時期,因為他們還在依賴手寫的形式而非電子方式記錄信息。 如果臨床醫護人員要提供符合我們現代化、數字化生活方式的護理服務,這種情況就必須改變。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斑馬技術醫療保健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