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個行業組織,共有300余位全球機器人領域知名學者參會。為業者提供了37場專業報告,3場高峰對話以及20個分論壇討論。現場聽眾達2萬人,在線觀看直播人數突破680萬人次。
圖: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主題演講現場,連走道都坐滿了人。
大會展覽邀請了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機器人廠商,在5萬平米的展區內,展出了工業機器人,仿生機器蜻蜓、水母、智慧協作機器人、四足仿生機器人、情感機器人等諸多最新產品或者概念機型,吸引現場觀眾達25.5萬余人次。
同時,大會舉辦了中國無人機公開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格斗機器人大賽、青少年設計競賽、首屆(中國)無人船公開賽等五項賽事,共有來自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的1017支參賽隊4500余人參賽,大賽累計參與人數已超過1.2萬人;會議期間企業共簽署80項合同,簽約額近80億元人民幣。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屆大會的精彩展品:
圖:展場外的機器人“軍團”,實際上展會上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跳舞!這款機器人名為阿爾法2,屬于家庭伴隨管家類機器人,是服務型機器人的一種
圖:手術機器人演示,看上去像是脊椎位置的高風險手術
圖:舞獅機器人!制造商果然是來自廣州的廣州數控公司,這個有文化傳統
圖:來自新松公司的松果系列機器,也是服務型機器人
圖:來自ABB的“畫家”,IRB 120人臉識別及素描繪畫機器人,使用攝像頭對人臉拍照,通過內置人臉識別應用程序將人臉特征值自動轉換為機械手臂的運動路徑,并根據機器人運動特點對運動路徑優化,最后在A4直面上完成人臉繪圖。吸引力頗高
圖:中行智科技的無人直升機,這家由80后年輕人為主的智慧無人直升機公司,已經在地球物理勘探、國家電網以及海關、緝私等部門得到廣泛應用。
圖:這位演奏者名叫Teo,中文名特奧特勞尼克,他有53根手指,擁有超群的演奏技巧,也是展會上的“大咖”,他可以無限制地演奏樂曲,只要數據庫里面里有的曲目他都能彈。此外,Teo還能唱歌,透過變聲器將電子信號用類似于人類的嗓音進行演唱。而透過內部的攝像頭系統,能“看見”周圍觀眾的反應,嘴、眉也都會伴隨情緒抖動。
圖:來自北京附近的香河機器產業港展出的KUKA工業機器人
圖:這位“工人”在蓋房子!雖然看起來還不是太牢固……
圖:日本軟銀家族NAO仿人機器,售價超過輛汽車
圖:還是軟銀的Pepper機器人,這個名氣太大,2015年6月上市,1000臺,1分鐘賣光。情感機器人,能說會道,反正她能夠一直看著你……
圖:健康照護機器人,可以檢測使用者的心跳、血壓狀況,對于摔倒的情況發出警報
圖:京東的送貨無人機,載重可達50公斤
圖:大名鼎鼎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由三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面板、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以麻省理工學院(原名斯坦福研究學院)研發的機器人外科手術技術為基礎。Intuitive Surgical隨后與IBM、麻省理工學院和Heartport公司連手對該系統進行了進一步開發。美國FDA已經批準將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用于成人和兒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婦產科、頭頸外科以及心臟手術。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是一種高級機器人平臺,其設計的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復雜的外科手術。
簡單地說,達芬奇機器人就是高級的腹腔鏡系統。大家可能對現在流行的微創治療手段如:胸腔鏡、腹腔鏡、婦科腔鏡等有所了解,達芬奇機器人進行手術操作的時候也需要機械臂穿過胸部、腹壁。可以同時允許多為大夫進行操作,提升手術效率和精度。
圖:水母機器人,由德國Festo公司制造,是一個以蠕動為驅動力的室內飛行物體,由八根觸手產生一種類似于生物蠕動的運動,可通過內置的軸承實現遠程操控,氣囊將通過蠕動運動實現推進。這只“水母”只是改公司仿生機器人中的一個,他們還有會飛的蝴蝶和企鵝,而且這些會飛的機器人還可以彼此交談,避免在空中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