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通信領域,每一代新的行業規范,都要提前10年到15年進行技術研究工作。比如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規范,也就是如今最為熱門的科技詞匯“5G”,也是經過了相當長的準備,技術上不斷迭代,突破瓶頸,才慢慢有了今天的成果。因此當2019年5G真正開始普及的時候,科技人員已經著手準備6G的技術規范了。
圖片來源:keysight.com
6G的愿景描述中,6G網絡的速度將會是5G網絡的50倍以上,5G網絡的網速定義為1Gbps到10Gbps之間(已經百倍于4G網絡),而到了6G網絡時代,峰值下載速度將達到1Tbps。通信時延將低至0.1毫秒,只有5G的十分之一,網絡可靠性極大提升,網絡中斷率小于百萬分之一,為自動駕駛、遠程醫療這種關鍵應用提供無線通信保障。此外,6G網絡還將大幅提升定位精度,不僅在室外可以與GPS配合得到精確位置信息,還可以定位室內物品,精度可達10cm,滿足物聯網設備的定位需求。
在網絡架構方面,6G網絡將會引入高空無線平臺,來自太空的衛星通信設備也將成為6G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表面將不會存在通信死角。
在頻譜資源方面,太赫茲頻段將被開放,以便實現超高通信速率的需求。不過太赫茲電磁波的物理特性更加接近于光,在太赫茲頻段傳輸的6G信號對光線和移動更加敏感,這需要繼續增加通信收發裝置的密度來保證通信質量,鑒于目前5G通信的基站密度已經達到了200米左右就需要一個信號傳遞裝置的情況,6G網絡不能僅靠增加通信科技人員提出了“去蜂窩”化結構,人們試圖逐步取消對地面基站的依賴,結合無線能量傳輸技術,保證6G終端設備可單獨長時間無線運行。
『伴隨全球范圍 6G 技術研究不斷深入,移動性能增強、網絡架構設計、頻譜資源使用效率、通信與計算融合、能效等方面將是未來的重要機會與挑戰。』----《MediaTek 6G愿景白皮書》
盡管目前的產品還不能實現6G愿景所描繪的強大性能,但并非遙不可及,就像前幾代移動通信規范那樣,技術障礙會被逐漸克服。
2020年2月ITU召開了無線通信部門WP 5D會議,啟動《未來技術愿景建議書》的撰寫計劃,3GPP準備在203年開始6G相關的演技邛,并將在2025年下半年開始對6G技術進行初步的標準化制定工作,預計在2028年上半年完成。
大約在2020年左右,包括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提出了6G技術的戰略計劃,根據國情規劃技術路線。目前業界普遍預計的6G到來的時間點約為2030年前后。
“6G使近乎即時和無處不在的連接成為可能,以改變人類,物理和數字世界的交互方式。這意味著利用數據、計算和通信進一步融入社會的新方法。該技術可以支持全息通信,觸覺互聯網,智能網絡操作,網絡和計算融合以及更多令人興奮的可能性。” 是德科技CEO Ron Nersesian
人類構建的數字世界,信息越來越豐富,對實時交互的需求也越來越高。6G 將在 5G 的能力基礎之上進一步擴展,為醫療保健、制造、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垂直行業提供他們所需的無線接入,為建立更加高效的復雜應急和災難管理體系奠定基礎,而移動通信會更加密切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屆時,人們可能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下線“,而不是如何永遠 “在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