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 (開放式無線電接取網絡) 看似誘人,但……真的那么容易入口?是否存在某些不為人知的風險或潛規則?是德科技 (Keysight) 營銷處資深項目經理郭丁豪揭露:當前 O-RAN 架構受到的質疑或挑戰,主要是如何統整來自各家供貨商的產品,確保多廠商網絡環境下的互通、安全、合規以及效能流暢,仍是一大關隘。
照片人物:是德科技營銷處資深項目經理郭丁豪
"硅前"到云臺,同一組共享方案確保互操作性
短時間要使用 O-RAN 設備在需穩定可靠的應用上,仍是一件需努力證明的事。有鑒于此,是德科技推出一套端對端 O-RAN 架構解決方案,專為芯片制造商、網絡設備制造商 (NEMs)、移動通信業者,以及開放無線網絡測試與集成中心 (OTIC) 等供應鏈中的關鍵成員所打造,可加速 O-RAN 相符性設備開發、整合和部署。此外,使用者可存取一組共享的解決方案,以便更輕易地分享從硅前 (pre-silicon) 到云臺部署之工作流程的成果。
圖1:Keysight 5G 量測解決方案一覽
資料來源:Keysight 提供
波束成形&數組天線,激發多端口測試需求
是德科技還提到:高傳輸率的毫米波 (mmWave) 設計,又是另一個課題;更高的頻率雖為頻譜資源帶來好處,但也迎來許多試練,特別是信號的衰減。郭丁豪指出,毫米波的信號衰減比起過去在 Sub-6GHz 耗損還要多,意味著:需要新的技術來克服傳輸的距離;而波束成形與數組天線技術,剛好可滿足此需求,連帶激發多端口測試需求。從另一個角度看,為增加覆蓋率,小型基站 (Small Cell) 也將被賦予重要任務,對小型基站的需求將遠大于從前。
經濟、創新、實時,是德 5G 量測面面俱到
因應市場需求,是德科技的策略及解決方案如下:
1. 提供經濟實惠的毫米波測試方案,以降低測試成本、促進 5G 普及:相關工具包括 N9021B 中階寬帶的信號分析儀、多端口的 M9808A PXI 網絡分析儀、以及生產線使用的整合型多端口的 S9101A 5G 多頻帶向量收發器,還有經濟型單通道UXR0051AP Infiniium UXR 示波器。
2. 創新方案協助客戶開發,并以更精準的量測結果來改善產品:是德 Rcal 接收器校準工具可有效校正信號分析儀的量測平面,而 VXG 微波信號產生器亦內建調整測試平面功能,可使量測結果更加精準。對于組件產品,網絡分析儀整合頻譜,可量測誤差向量幅度 (EVM)、相位噪聲、噪聲指數等多功能,降低了在高頻量測時多次拆接與校正困難的痛點。
3. 持續提供實時的解決方案:"符合性測試工具套件"是旗下 5G 網絡仿真解決方案的要件,可在通用的硬件和軟件平臺上,支持所有 3GPP 指定的 4G 和 5G 頻段。業者可利用此輕巧的測試平臺,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加速對 5G FR1 和 5G FR2 裝置進行驗證。
圖2:Keysight 5G 毫米波測試方案
資料來源:Keysight 提供
6G 頻譜更高,考驗只多不少,資安更嚴格
郭丁豪表示,現今 6G 尚在早期研究階段,電信業者、芯片業者、電信監管單位和學術研究人士皆在探索其發展目標,針對未來可能應用制訂新的標準,加以實現。他預期,這將實現更多數據的處理與應用、結合人工智能 (AI) 服務,以及更大的覆蓋。未來 6G 將基于 5G 的發展經驗,朝著更快傳輸速率與更低延遲邁進,例如:1Tbps 傳輸率與 0.1ms 延遲。
上述有賴更高的頻譜使用,例如:Sub THz 頻率,以獲得更大的頻譜資源。類似先前 5G 從信道特性研究、信號標準制訂、系統規范,一直到應用落地的路徑,6G 也將逐步落實。當中不乏像 5G 一樣的考驗,包括:信號衰減問題、新的物理層設計等;另可預見的是,進入 6G 時代,資安問題將需更嚴格的規范。
圖3:Keysight 6G Sub-Terahertz R&D Testbed
資料來源:Keysight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