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大作戰,在讓自主機器幫忙跑腿的同時,對于檢疫/隔離匡列者的行蹤掌握更是首要任務。于是,"科技防疫"的價值正在顯現,定位服務 (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 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而在智能手機等終端擁有高人氣的藍牙 (Bluetooth) 遂成最佳守門員。另為防止刻意將手機遺落他處,有些地方開始推行一次性電子防疫手環,亦是通過藍牙全天候綁定手機,以確保佩戴者沒有越界;一旦發現違規脫逃或拆卸手環,系統會自動通報。
除了示警用的"電子圍籬",作為營銷推廣手段的"地理圍欄"以及日常尋物、導航、倉儲管理,皆與 LBS 密切相關,供選擇的無線通信技術也很多;但如果定位須精確到"釐米級",無疑就是新版藍牙 5.1 與超寬帶 (UWB) 的天下——前者在加入"尋向"(direction finding) 功能后,借助到達角 (AoA) 和出發角 (AoD) 的相移數據讓定位更精準;后者更憑借"高定位精度、高安全性、高傳輸速率、高系統穩定性與抗干擾能力、以及低功耗"而復竉。
UWB 的卷土重來尤其讓人驚艷。記得前兩年,就曾有從事醫務管理的業界先進提起:醫院設備最怕干擾,輕則影響檢查結果、重則危及病患生命;且由于空間有限、科室布置密集,若定位誤差不能精確到釐米級,醫務工作流程的安排極易出錯。所以,他們最終選擇了 UWB 作為部署。受惠于為時極短的窄脈沖,UWB 時間和空間分辨率高,并具有"多路徑"解析能力,讓發射信號的能量得以充份發揮;此外,UWB 對通道衰減不敏感,接收器可藉分級獲得良好的抗衰減效果,故在室內或建筑物等密集場合可獲得更好的定位。
更重要的是,UWB發射功率小、背景噪聲也小,更能確保信號質量與安全性并延長電池壽命;且其"低功率譜密度"(PSD) 特性,幾乎不會干擾藍牙、Wi-Fi 和用于移動支付的近場通信 (NFC) 等其他無線標準;既可與異質無線技術"和平共存",所能衍生的應用亦更豐富多元。龍頭廠商恩智浦 (NXP) 舉例,由藍牙低功耗 (BLE) 負責執行低功耗探索發現和喚醒,并在多個設備之間設置UWB 連接;BLE 可用于初始化,然后利用UWB 設置安全范圍。
若將 UWB 結合 NFC,移動設備甚至可以在設備關閉或處于睡眠模式時鎖定或解鎖車門,省時省電。其次,UWB 功率小、電磁波輻射低,對生物較無危害,更適合做成貼片、鈕扣、手環或項鏈 (圈) 等貼身穿戴以偵測猝不及防的踉蹌前兆。再者,相較于Wi-Fi 需要中繼站接取,UWB 遙控/遙測相對安全;而IEEE 802.15.4z 擴展協定,則為 UWB 再添防護網。有時候,事物的挫敗只因生不逢時;時至今日,UWB 似乎有了更強的存在感,只因一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