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積層制造"或"加法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別稱的 3D 打印,在半導體制程漸受矚目。3D 打印系統整合應用服務商德芮達科技 (Detekt) 總經理邱云堯表示,3D 打印可降低光罩費用、甚至完全不需光罩便能直接成像,是制作先進納米原型首選,將大幅簡化微型 LED 電路印刷、穿戴式傳感器/天線制作、扇出/扇入型晶圓級封裝 (FOWLP / FIWLP) 重布線 (RDL) 工作;預估至 2020 年,印刷電子 (Printed Electronics) 市場將達 120 億美元。
邱云堯提到,倒裝芯片凸塊 (Flip Chip bump) 因可支持機械和電子連接,且互連短、電感 (Inductance) 低、電性表現良好備受關注。由于倒裝的精細線徑、區域陣列 (Area Array) 和高密度的內部互連架構,通常需要中介載板 (interposer) 為較粗的板級組裝重布線 I/O;為了讓封裝體積更趨薄型化,業界試圖通過 RDL 技術取代中介板,有 Fan-in 和 Fan-out 兩種途徑——Fan-in 是從周邊數組向中心區域移動,雖然不需底部填充膠 (underfill),卻會招致另一項災難:焊點會隨之變大、需仰賴更強大的 SMT 解決。
照片人物:德芮達科技總經理邱云堯 (左)、OPTOMEC 亞太區業務總監 Pascal Pierra (右)
于是,Fan-out RDL 成為業界的討論重點,舉凡 PoP、SiP 封裝皆屬此類 (包括蘋果 A10 芯片),而底部填充膠則是改善倒裝芯片長期可靠度的關鍵。邱云堯強調,封裝對組件的整體效能影響至深、RDL 是晶圓級封裝的關鍵元素,而借助 3D 打印進行 RDL 兼具低成本和設計彈性,有助推動小量的芯片尺寸封裝 (CSP)。此外,為增加材料的可選性,德芮達科技與全球第一家研發出"納米氣溶膠噴涂"(Aerosol Jet) 的激光設備廠商 OPTOMEC 合作,可廣泛用于導體、隔離器、電阻、生化材料和陶瓷組件制造,對于在立體基板上制作天線尤具優勢。
圖1:OPTOMEC 3D 打印可應用于消費電子、智能工業以及物聯網的傳感器和天線
資料來源:OPTOMEC 官網
OPTOMEC 亞太區業務總監 Pascal Pierra 說明,"納米氣溶膠噴涂"更方便做幾何處理,適用于 10 μm~10 mm 線寬、涂布小于 100 nm 厚度的平面或立體組件,更重要的是它屬于非接觸型,能以 3D 打印迅速實現可撓式的軟性設計、制造到成型,如:應變計 (Strain Gauge) 或具延展性的醫療級硅材。它可與多種化學材料兼容:銀、銅、金導電最好,銅、鎳的焊錫性 (solderability) 較佳但電遷移 (electromigration) 較弱,而銅鎳合金能獲得較低的電阻溫度系數 (TCR),以及較高的電阻與席貝克系數 (Seebeck coefficient,因單位溫差所產生的電壓差)。
至于為何要用激光方式噴涂?Pierra 指出激光燒結 (sintering) 擁有以下好處:1.能在低溫基板上、以局部加熱進行高溫材料燒結;2.增加氣體惰性以降低覆蓋、抑制敏感的銅基材料被氧化;3.噴涂出來的樣本可先以低功率激光干燥,之后再加大功率燒結;4.掃描速度可依功率調整 (1~20+ mm/s);5.自限燒結反應。綜合上述考慮,"納米氣溶膠噴涂"是物聯網 (IoT) 設備的完整解決方案。
圖2:OPTOMEC 氣溶膠噴涂印刷電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