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旗下子公司、投入網絡通信及電子產品開發多年的亞旭電腦 (Askey),承襲以往在寬帶連網設備的"產銷一條龍"先發優勢,積極發展數字家庭和智能車載市場。近期更配合臺北市智慧城市規劃、結合"路網"與"網絡"概念,讓傳統公交車候車亭變身駐守在城市各個角落的"數字信息神經元";集通信、影音、感測、傳播、交通、服務、娛樂與金融支付于一身,以"現時、現地、現況"方式將人流、信息流、金流等信息內容,整合在一個內容管理服務器 (CMS Server) 的信息管理暨發布平臺,旨在為整座城市建構完善的數字神經系統。
為整合營銷打通最后一英里
"目前臺北南京東路小巨蛋站的雙向車站已設有智慧候車亭的實際示范站點,臺北車站北側及東側系統完工在即;成功串聯后,臺北市的公交車候車亭,將不再是交通運輸節點上各自獨立的信息孤島",亞旭電腦營銷處長陳奇巖滿懷期待地說。"智能候車亭"擁有大型屏幕,能清楚顯示公交車路線與公交車實時動態信息,還能整合 NFC 電子票卡支付功能。此外,只要下載專屬 APP,乘客可隨時在遠程或現地讀取個人選定站點的公交車動態信息與抵達時刻表,并藉移動定位服務 (LBS) 獲得該區域的實時氣象與空氣質量偵測值等許多實用推播信息。
照片人物:亞旭電腦營銷處長陳奇巖
它還具備協助做政令影音倡導、環境影像安全監控錄像、視障語音引導、外國旅客多語系服務等多種附加功能,并作為 WiFi 免費連網熱點,供多人無線上網。除了類似系統用于行進間的交通工具上,就是車聯網 (IoV) 架構。以公交車為例,未來悠游卡機不僅能查詢余額,還能自動為扣點式卡片續點或以信用卡自動加值。"此類智能系統亦可套用到百貨公司或購物中心,若鏈接網絡攝錄像機 (IP Camera) 和藍牙信標 (beacon),就能辨識族群、打造電子互動媒體,成為廣告推播等整合營銷利器,打通商場決勝的最后一英里",陳奇巖揭示亞旭的策略藍圖。
陳奇巖分析,雖然成本、功耗優勢不如 ZigBee 等低功耗廣域網 (LPWAN),但由于多媒體整合應用的數據量較大、部署較密集,WiFi 及 Bluetooth 仍是主流技術,通過手機在停車場反向尋找先前停駐的車輛便是一例。他也提到,新一代 Blutooth 5 將網狀 (mesh) 拓樸列入標配后,可望開啟更多應用;例如,作為數據傳導鏈的中轉站,有助降低基礎設施的布建成本。然而,不論何種統包方案,皆須有扎實的通信設備與系統整合專業支撐;陳奇巖環視業界現況表示,"如今臺灣有能力提供此類 Total Solution 的廠商屈指可數,最多不超過五家"。
圖1:"智能候車亭"能實時感測、顯示溫濕度,以及 PM 2.5/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氣質量指針
資料來源:亞旭電腦提供
"連網"為核心本能,讓感知到應用暢行無阻
他進一步說明,亞旭本身是軟、硬件系統的供貨商,"連網"尤為核心本能,從無線傳感網絡 (WSN)、云端管理到終端應用都能自行研發、制造,對不同環境條件的通信場型測試及整合穩定性亦有獨到之處。陳奇巖透露,考慮到扁平價值鏈較有利于時程偏長的客制化開發,亞旭在三年前獨立一個項目部門負責相關業務;之所以選擇"智慧運輸"打頭陣,是因為它的擴展性最強。亞旭冀以全方位智能商務整合能力,為物聯網 (IoT) 建置多元且實用的中樞驛站 (hub and portal)。一旦智慧候車亭在城市各大交通要塞部署完成,即是智慧城市聯網設施的前哨站。
后續延伸應用甚廣,可與各類機關、企業、服務單位、大眾運輸及私人交通工具萬物相連,亦可進駐商場、校園、醫院等公共場域。此外,亞旭在車道偏移、碰撞警示等先進輔助駕駛系統 (ADAS)、車載診斷系統 (OBDII) 和自動緊急呼叫 (eCall) 耕耘有成,已打進國際車廠重要供應鏈。例如,以全球衛星定位 (GPS) 協助車隊追蹤車輛位置;行車記錄器默認每 15 秒就會自動將影像上傳云端,協助厘清肇事真相及責任歸屬,或據以診斷駕駛行為是否良好、妥當,以便串接 UBI (usage-based insurance,駕駛行為計費保險) 等創新服務,提升生活質量。
陳奇巖指出,在體積有限的車機嵌入處理器、攝影和通信模塊,是車用市場第一道門坎;其次,是處理器運算要夠快、呈現畫質要夠清晰。此時,對供貨商的微調能力是一大考驗,且往往是成敗的關鍵變數。陳奇巖舉例,如何不會讓兩條白線糊在一起,即使在夜間行駛依然清晰可見;用戶不須調校就能自動測算與前車距離,精確度高達 98% 以上;輔以 1080p 高分辨率攝影機還能做車牌辨識……。"從此,配備智能車載系統的車輛既可作為移動中的連網熱點,必要時又能作為道路 e-Police 之用",陳奇巖暢談亞旭的長遠期許。
圖2:亞旭智能公交車,提供 360° 環景智能安全照護
資料來源:亞旭電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