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響了很久的"智慧家庭"(Smart Home),為何這兩年突然見到勃發之象?意法半導體 (ST) 認為,低功耗廣域網 (LPWAN) 的普及與應用程序編程接口 (API) 的充沛,是主要催熟劑。然而,實現智慧家庭一個極關鍵的先決條件是:感應接口是否夠聰明且友善?太過繁瑣的操作,反會造成普羅大眾的麻煩,影響使用意愿。于是,語音輸入與利用光學原理賦予家用設備感知能力,成為不少制造商屬意的人機接口。ST 模擬/微機電與感測組件產品營銷經理陳建成分析,感測、連網與低功耗,將是建構智慧家庭的三大要素。
照片人物:ST 模擬/微機電與感測組件產品營銷經理陳建成
藍牙聲控,是最直覺的觸發方式
"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力計等運動傳感器 (Motion Sensor),是居家防跌/防撞及姿態辨別的馬前卒,新興 SigFox 協議有擔當對外低功耗通信要角的潛力,而藍牙 (Bluetooth) 聲控是最直覺的觸發方式",陳建成分享他的觀點。運動傳感器除了早先介紹過能加載混合現實 (MR) 技術,通過事先匯入建筑管線圖資、結合熱像儀進行漏水檢測,陀螺儀、地磁計可維持移動式家電的方向性之外,加速度計更是慎防人、物發生意外的必要防護配備。關于"發號施令"的感應接口,陳建成認為麥克風語音識別的誤判率相對較低,適合隨興、愜意的居家生活氛圍。
不過,他也強調,這必須建立在豐富的"聲音數據庫"以及傳感器出色的信噪比 (SNR) 的基礎上——麥克風收音器件常以"聲學過載點"(AOP) 來衡量敏感度,意指在不失真條件下所能接收到的最大信號,該數值越高越好。另機構設計與模擬/數字的封裝選擇也是焦點。不同的產品外型,麥克風開口朝上或朝下都會影響收音效果。此外,模擬麥克風雖然較沒有衰減問題,卻易受干擾;微機電 (MEMS) 數字封裝具有低噪聲、小尺寸的優勢,且加載精密算法、可直接算出數值回饋到系統中,效能較高;以往成本要貴上一成,但目前兩者已相去不遠。
SigFox 與 Bluetooth,交織家用低功耗網絡
特別一提的是,ST 在臺北辦公室設有實驗室,可幫客戶代測機構設計是否適當、波束成形 (Beamforming) 與降噪是否到位?并給予建議。連網傳輸部分,陳建成相當肯定 SigFox 覆蓋區域大,能突破地理疆界、跨國通信的優勢。他指出,不同于其他停車場重點在于"現場"調度/尋找車位或方便收費管理的要求,從法國起家的 SigFox 緣于上述特性,常被用于"事先"預知/預約空位。它還曾被裝設在滿街跑的公交車以偵測空氣質量,因為是移動式動態收集數據,比定點偵測站更有參考價值,可進一步做事件觸發的通知設定及后續應用。
切換到智慧家庭場景,陳建成表示,隨著全球人口移動頻繁,一旦遠距醫療、居家照護/保全走進千家萬戶,產生跨國通信需求,例如:國際會診/收發生理數據或病歷、人在國外又惦念著家人或門戶安全……,都是 SigFox 可著力之處。"目前已在 29 個國家部署的 SigFox,亦是跨國電網的骨干;許多歐洲家庭都有裝設 SigFox 協議的智能電表以監控用電狀況",陳建成補充。為此,ST 新近推出的 S2-LP Sub-1GHz 射頻收發器,可與 M-BUS、SigFox、6LowPAN 和 IEEE802.15.4g 等諸多協議兼容。
圖1:S2-LP 是免授權頻段的 sub-GHz 低功耗射頻收發器芯片,接收模式工作電流僅 6.7mA,睡眠和待機模式分別降到 600nA 和 350nA
資料來源:ST提供
SensorTile,易上手的 Bluetooth 語音感測模塊
至于家庭內部通信遙控,陳建成看好 Bluetooth 5.0 強大的 mesh 功能,讓建置工作更簡單、省電、便宜,預料 2018 年上半年可望看到市場甜蜜點。ST 推出 SensorTile 傳感器模塊,集 MEMS 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溫濕度傳感器、MEMS 麥克風、STM32L4 微控制器 (MCU),以及 micro-SD 卡插槽和鋰聚電池 (LiPo) 充電器于一身,可為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物聯網 (IoT) 設備提供感知和互聯控制;模塊內建功能完整的 Bluetooth 低能耗藍牙收發器、單片平衡不平衡轉換器以及各種系統接口,可用作感測數據整合控制器或固件開發平臺。
它是十分容易上手的開發工具包,開放源碼可為評估和客制項目提供方便的切入點,包括位置感測和低功耗語音通信軟件。使用者只須將 SensorTile 接到主板,通電后,該模塊會立即向 ST BlueMS 智能手機應用軟件 (用戶可免費下載) 灌注慣性、音頻和環境數據。該模塊擁有基于 STM32Cube 硬件抽象層 (HAL)、中間件、STM32 開放式的開發環境,API 生態系統完善,且可與各種開放軟件擴展庫 (Open.MEMS / Open.RF / Open.AUDIO) 以及眾多第三方嵌入式感測和語音處理項目兼容。
圖2:SensorTile 開發工具包齊全
資料來源:ST提供
ToF 測距感測技術,探知具體數值才能定位
談完應用層的人機互動,接著探究更深層的"存在偵側"(Presence Detection)——只要一"現身",就能自動捕捉、執行后續動作。ST 影像事業部技術營銷項目經理林國志表示,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光學感測接口就是紅外線 (IR),但它只能通過光線強度辨識距離遠近,無法探知絕對距離、加以定位,更遑論擷取 3D 影像;而基于飛行時間 (Time-of-Flight, ToF) 技術的測距傳感器,只要將光速與 1/2 來回反射的時間相乘,就能得到具體距離數值。測距傳感器具有體積輕巧、功耗低、反應快等優點——以"光速"量測 1 厘米距離來回僅需 67 皮秒 (ps)。
因此,在工業控制、物流倉管與消費電子距離警示應用甚廣;就連家用掃地機器人,也能看到它的蹤影,內置 1~8 顆不等的一維度測距傳感器。林國志指出,最早掃地機器人多用超音波作為感測接口,但因體積及價格限制,應用無法普及;改采 ToF 的機器,可設定確切數值實現"沿邊"行進模式,讓機器乖乖按既定軌跡運作、避免碰撞及墜落。ST 于 2015 年推出第一代 FlightSense 的 ToF 傳感器模塊——VL6180X,有效距離達 40 厘米,甫問市即因行動夠靈活,而深獲多家掃地機器人以及專門清潔玻璃用的"玻妞"制造商青睞。
此外,由于搭載環境光源傳感器 (Ambient Light Sensor, ALS),門禁控制面板、智能家電運轉也在應用之列,用來感測環境光強度與辨別目標物是否在場,以便相關設備自動開關或發出警示。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的進駐家庭,催生人機之間的安全防護需求。"他們不像掃地機是貼著地面行走,有高度的機器人一旦撞到障礙物而倒下,可能危害到人身安全,尤其是有老人與孩童的居家環境,更須格外留意",林國志提醒。隨著時間推進,去年發布的第二代的 VL53L0X 已可偵測相距遠至 200 厘米的物體,不少國際一線手機大廠將它用于強化攝影功能。
圖3:FlightSense 廣泛應用于通信、智能家庭、消費、工業等領域
資料來源:ST提供
FlightSense,揭開測距感測新篇章
藉由精準的光學反應測定最佳拍攝距離,提高拍攝質量。林國志并透露,ST 正計劃將有效距離再倍增、延至 400 厘米以上,第三代產品擬于今年下半年登場,可供作居家保全等長距應用。例如,當外來者進入警戒區域,平時因省電考慮而休眠的攝影機會自動開啟工作。他剖析,FlightSense 特別適用于騰不出雙手、因手臟不便觸控或有安全意識的場合,其中"衛浴"也是智慧家庭極佳發揮舞臺,包括:馬桶蓋掀放、自動沖水、水龍頭、給皂機、烘手機等設備。當中有些設備可用紅外線實現,但低階產品常有感應不靈敏的問題。
容易受使用者膚色或環境光源影響,即是其中一個致命傷;而高階 IR 產品又有體積大、安裝不便且成本高等缺點,讓 ToF 有了見縫插針的機會。"大家或許曾有這種經驗:當我們在感應式洗手枱前,有時得來回晃動好幾次、水龍頭才得以順利出水",林國志喚起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記憶;而 ToF 傳感器有望在開創新市場之余,產生替代性需求。從產品開發的立場來看,相較于手勢辨識需要繁復的算法,FlightSense 內嵌一個 8 位 MCU、緩存器和必要主動組件,開發者只須外加電阻、電容即可依開發需求做分段控制。
照片人物:ST 影像事業部技術營銷項目經理林國志 (左) 與影像事業部資深專員吳芳雅 (右)
內置 MCU 會先行計算距離,再將數值傳送至后端系統控制器,降低主要 MCU 工作負擔。目前單顆 FlightSense 傳感器約可監控 25 度角的活動范圍,也可多顆一起使用以增加感測范圍;若后端搭配 ST MCU 產品,同樣能通過 ST 提供的原始碼做多種加值應用。另因其屬于低頻的光信號,即使設備空間有限,也不致干擾到其他通信模塊的運作,輕松晉身成為物聯網一員。隨著人們對手機越來越依賴,加上應用程序 (APPs) 百花齊放、感測定位越來越精準,智慧家庭頗有加速起飛之姿。